【行业资讯】2025年上半年宿舍型公寓市场发展简报
2025年上半年,宿舍型公寓作为租赁住房体系中最具“底盘支撑力”的产品形态,以“一张床”为单位,强调高密度空间利用和功能集约,具备标准化、模块化和集中管理优势统。随着住房保障政策深化,宿舍型公寓被明确纳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三层住房体系,产品属性逐步从蓝领群体的刚需居所转向服务“新时代城市建设者劳动者”的体面生活空间。这一产品线正加速完成从功能保障型住房向城市治理型住房的战略升级,日益成为大城市包容发展中的关键载体。 本期市场简报,ICCRA依托自有数据库Leading Data by ICCRA,全面梳理宿舍型公寓的供需动态与运营表现,并结合资本市场与参与主体动向,描绘出2025年上半年宿舍型公寓行业的发展图谱。
市场定位与产品特征 01宿舍型公寓的定义 宿舍型公寓,也常被称为“一张床”,是以宿舍形态为基础打造的租赁住房产品。该类型公寓强调 “高集约、低门槛、强功能”,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为核心目标,展现出高度的标准化、模块化与实用性特征。房间布局通常为双人间至多人间不等,采用按床位计租的方式,突出空间利用效率。在配套方面,常配设共享客厅、健身空间、洗衣房、休闲区等公共区域,实现生活功能的集中供给与统一管理。 与传统集体宿舍相比,宿舍型公寓更注重隐私、整洁和安全,房间内普遍配备独立卫生间、空调、储物空间,并通过门禁、人脸识别等智能化手段提升居住体验。
02目标客群变化(2025年上半年):涵盖众多城市基本功能的保障者与支撑者
在目标客群方面,宿舍型公寓最初以城市一线务工人员和蓝领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如快递小哥、家政服务人员、环卫工人、产业园工人等,重点满足其在城市中的基本住宿需求。随着需求增长,其服务范围逐步拓展至酒店一线员工、大型呼叫中心等服务行业基层从业者。 2023年上海市住建委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模式,推动由社会力量投资、运营,用人单位共享租赁的模式,面向建设施工一线人员、城市运行维护人员(如环卫、市政、绿化、轨交、物业等)以及日常生活服务提供者(如快递、家政、医护等)实行定向供应。随后,各地开始纷纷跟进。这标志着宿舍型公寓的服务对象正从传统的外来务工群体,逐步转向更为广义的“新时代建设者劳动者”群体,涵盖众多城市基本功能的保障者与支撑者。 这一演进不仅反映了城市治理理念的提升和住房政策的精准化,也意味着宿舍型公寓从早期的“低成本住宿解决方案”转型为更注重体面居住、归属感与服务感的“劳动者之家”。租赁住房产品与城市包容性发展、社会融合目标日益深度的契合与融合。
03产品和服务特点变化(2025年上半年):进入政策驱动的体系化、精细化发展阶段
与其他产品形态不同,宿舍型公寓采用集中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不仅配置消防系统、安保与宿管人员,还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入住管理、能耗管控与安全预警,显著提升了居住品质和安全保障。此外,2025年上半年,宿舍型公寓的产品定位和价值正在显著升级: ● 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宿舍型公寓被纳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部分城市在新建租赁式社区中规定宿舍型产品的配建比例,并通过财政奖补、用地支持等措施推动其发展。 ● 从“单一低成本”转向“综合社区配套”:宿舍型公寓不再局限于服务单一蓝领群体,而是成为园区、产业基地及大型社区的“职住基础配套”,实现与其他租赁产品的功能分区与互补。 ● 运营模式精细化:不同于过去单纯的“企业宿舍”模式,运营方更加注重多场景使用与定制化服务,如推出“快递员之家”“环卫之家”等主题化宿舍,形成差异化品牌认知。 ● 成为城市治理工具:通过集中式管理和床位供给,宿舍型公寓不仅缓解企业员工住房难题,还在流动人口管理、安全防控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市场供给情况(重点16城) 01总量超40万个床位,沪杭京三城领跑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16个重点城市宿舍型公寓项目累计供应达305个项目、共计约405,848个床位。从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特征,其中上海、杭州、北京三个城市(两个一线城市与一个新一线城市)合计床位数超过290,000个,占全国总量近72%,显示出这些城市在宿舍型公寓建设和运营中的引领地位。 尤其是上海,凭借其政策推动力度大、产业集聚度高、基层劳动人口规模庞大等多重优势,以超过20万床位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成为全国宿舍型公寓发展的标杆区域。杭州紧随其后,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宿舍型公寓床位供应也突破5万,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数据来源:Leading Data by ICCRA
02 2025年上半年新增供给近2.2万个床位 2025年上半年,全国宿舍型公寓市场新增床位近22,000个,其中80%集中在上海。上海临港奕家·江山路宿舍型公寓贡献了1.5万多个床位,而陆家嘴乐居的数智天地·新乐里04公寓虽然供给的床位数不足千个,但该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恒路,在ICCRA的EILT模型中属于3级区域,位置颇为核心。
数据来源:Leading Data by ICCRA
此外,对于宿舍型公寓,2025年上半年的新增供给以新建渠道为主,如上海临港奕家·江山路宿舍型公寓通过新建,供给了5,700余个房间,且采用装配式建筑,辅以智能化配套与高标准家具配置,如夜灯、扶梯等“家文化”元素设计。
需求与运营表现(重点16城) 01租金坪效:整体上涨,弱化了传统的面积定价逻辑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宿舍型公寓的租金坪效为 2.9元/㎡/天,同比上涨了6.6%,且租金坪效明显高于青年公寓(2.35元/㎡/天)、以及租赁式社区(2.07元/㎡/天)。一方面,这体现了宿舍型公寓在“立体坪效”上的显著优势;另一方面,不同于常规公寓按“平方米”计价,宿舍型产品通常以“床位”为租赁单位,按床计价的方式弱化了传统的面积定价逻辑,使得运营方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高的总租金收入。
02整体出租率稳健,但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宿舍型公寓平均出租率为86.2%,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宿舍型公寓的出租率水平不及租赁式社区和青年公寓,未能达到90%的水平线,注意是2024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宿舍型项目集中入市,短期内供给释放迅猛,出现阶段性消化压力。 不同城市间出现明显分化:上海、杭州等产业密集区域出租率保持高位,而宁波、西安等城市则因供需错位、职住脱节等因素,出租率偏低。一方面,这些城市部分项目选址偏远、产业配套不足,导致入住意愿不强;另一方面,运营模式仍以零散出租为主,缺乏企业端集中签约支撑,加之产品同质化、政策推动滞后,进一步影响去化效率。 整体来看,宿舍型公寓仍具发展潜力,未来应通过企业合作、职住融合、产品升级与配套完善,持续提升入住效率与租户黏性,推动出租率回升至更高水平。
注:1、本文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分享行业信息和数据,不代表本机构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文章中所使用部分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若未能与版权所有者联系还望谅解。如涉及侵权,请于本账号后台留言告知,我们将即刻删除,谢谢。 3、因编辑需要,文章中文字与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素材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